新西兰留学一定要知道的事!
对于新生来说,踏出国门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上学,可能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不安。
今天,我们准备了40条要毕业的老司机想要叮嘱你的血泪教训,让你能少走弯路!
出发前
第一次来新西兰,恨不得把家完整地搬过来,生怕少带东西。
其实没关系的,只要你需要的用到的东西比较常见,还是可以轻易的在新西兰买到的。这里有几个必备的物品,行李箱还有地方的话带上就好。
记得带插线板。新西兰墙壁上的插孔是这样的,带一个可以适配这种插孔的插线板,最好也是万能插线板,这样各种设备都可以使用这个插线板,能解决很多问题!
2. 充电宝也别忘了,居家旅行必备神器!值得注意的是:坐飞机时,充电宝不能托运,必须随身携带;携带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的充电宝(如果是100Wh-160Wh的充电宝,必须经航空公司批准)。
3. 各位喜欢做饭的小能手,可以带一些外国人很少用到的月饼模具、煎饼刮子、削皮刀之类的。锅碗瓢盆就算了,太占地方了,而且新西兰到处也能买到。
4. 近视的同学带好备用眼镜;牙齿有问题的同学一定要在国内治好,否则在新西兰拔一颗牙,你能哭上一学期(因为钱)。
5. 手机壳、手机膜,如果有需要也直接在国内搞好。
6. 内衣内裤袜子之类的不占地方的服饰,可以在行李箱边缘塞几件。
抵达后
关于入境新西兰边检有多严格,不用再赘述啦!千万不要带鸟类肉和蛋、新鲜蔬菜水果和菌类、任何有蜜蜂成分的物品、所有活的动物宠物、所有活的植物、珊瑚/象牙/蛇皮/鳄鱼成分物品、鲸鱼骨制造的物品、蚌、乌龟和乌龟壳。
8. 如果关于行李里所携带的物品,不知道是否能入境,那么一定要申报!这个步骤可以为你节省400纽币。如果边检现场说不可以带,那么丢弃就好。
9. 香烟只能免税带50根,烟民们别难过,不要试探边检的底线。
10. 走出奥克兰机场后,交通方式大概有:机场大巴(SkyBus,到市区单程19纽币左右)、出租车,当然你也可以提前联系好接机服务,或是让朋友来接你咯~
11. 奥克兰机场门口是不能随便停车的,所以来这边接你的朋友,如果没有停在停车场的话,那么他们会临时停在一个叫“Drop Off/Pick Up Zone”的区域。从出境大厅直走出来,这那个区域就在你的右手方向,朝那边走就好。
12. 如果要搭乘新西兰境内航班到其它城市,那么记得从国际航站楼走到国内航站楼,或者乘坐往返两个航站楼的接驳大巴。
出行
13. 新西兰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就是私家车、出租车、公交车、火车、自行车、摩托车、渡轮等等。有句话说的是:在新西兰不开车,就和没长腿一样。如果刚来新西兰还不适应自己开车,那么可以乘坐公交车。境内公交车几乎都有对应的公司官网,在上面可以查路线,更重要的是查看好公交车的运营时间。周末的时候,有些线路1个小时才会有1班。
14. 不同地区发行不同的乘车卡,比如奥克兰的就是AT HOP card,惠灵顿是Snapper,学生的话可以拿着学生卡去服务中心办理乘车卡,这样会省一些钱。记得上车和下车都要刷卡。
15. 上公交车的时候,可以和司机打个招呼,说个Hello;下车前一定记得提前按一下红色的下车铃(一般都会在座位旁或栏杆上),否则司机不停站;下车时也别忘了和司机说一句Thank you。因为大部分新西兰人都会这么做。
16. 关于公交车运营线路和时间,你也看看对应地区是否推出了相关的app,这样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查到相关内容。
17. 如果打车,Uber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当然,你也可以在路边拦下一辆,或者到出租车指定的候车区,“钻”进一辆车中。不同的出租车公司资费也不同,每公里2刀或3刀,等红灯的时候也会跳字哦!
18. 因为新西兰地广人稀,工作日的晚间街道上几乎不会有太多行人,有些地方甚至不会有足够的路灯照明,所以尽量避免夜间出行。如果不得不外出,最好是有人陪伴,或者提前告知亲友前往的目的地。人身安全无小事。
19. 如果想开车,一定一定一定掌握新西兰的交通规则!因为新西兰的驾驶习惯和中国的驾驶习惯完全相反。目前,持有中国驾照的朋友,在新西兰指定翻译机构进行驾照翻译,就可以凭借驾照原件和翻译件开车了。但交通规则还是必须要知道。
20. 出行记得带好护照,不要遗失。也可以办理Kiwi Access Card(以前叫“18+”卡)。什么是Kiwi Access Card?点击查看“小才”这篇文章里的详细介绍。
消费
21. 购物一定需要银行卡。去银行开户,记得带好护照、学生证、地址证明信(可以是电话账单之类的)。可以办理借记卡、信用卡。新西兰不是所有地方都支持银联、微信或支付宝支付,有些店家还不可以刷信用卡,所以借记卡是必需要有的。现金的话不是很常用。
22. 办好银行卡之后,下载对应银行的app,这样在手机上就可以随时查账。
新西兰的钞票是塑料做的,面额为100、50、20、10、5刀;还有硬币,面额为2刀、1刀、50cent、20cent和10cent。
24. 新西兰新入学的学生购买Mac和iPad产品会有学生价 ,从新西兰苹果官网可查看到。
25. 有需要购买打印机的同学,一定要看好之后耗材的价格!打印机本身不贵,但是后期耗材(墨盒、硒鼓等等)会很夸张。
26. 日用品基本上在几大连锁的超市里可以买到,如:Countdown、New World、PAK'nSAVE等等,当然还有华人超市可以选择。
27. 电子类产品则是去JB Hi Fi、Noel Leeming、Harvey Norman、Smiths City、PB Tech等。
28. 看电影的话,两家大的连锁电影院分别是Event Cinemas 和 HOYTS Cinemas。其中几家指定位置的门店每个月还会上映华语电影,从官网都可以查到上映信息,电影迷也可以办理会员卡(带学生证)。
29. 省钱还有一个方法,就是购买质量不错的二手产品。一般二手产品的交易网站是TradeMe,当然还有天维网论坛啦!加入几个本地的微信群也是很有必要的。
30. 吃饭的话,除了自己做,还可以“下馆子”。新西兰可以用Zomato这个app,类似“大众点评”,上面有图有真相,吃货不踩雷。
租房
31. 租房可以通过中介,也可以直接联系房东。有些房东会在天维网留下信息,直接联系看房。确认租住的话,会交押金和预付几周的房费。同时,双方要签署合同及表格,这个是要提交给政府部门的,也是为了保护房东和房客的合法权益。
32. 新西兰房东的权利和义务:有权规定租赁的起止时间,签订合同后一切按照合同的时间规定进行;收到租金应该出具租金收据给租;有权在通知房客的情况下进入房屋/房间内部进行检查;确保房屋符合所有建筑安全与健康的规定;如果决定出售目前正在出租的房屋,或提高房租,需要提前书面告知租客;如果租客有破坏房屋设备、骚扰邻居或不按时缴纳房租的行为,房东有权书面通知后提前终止房屋租赁。
33. 新西兰房客的权利和义务:入住前要求房东确保房产处于干净、整洁、设备可用的状态;要求房东必须尊重房客的隐私权;房客有不被房东和其他房客打扰的权利;房客需要准时付房租,并在入住前按照合同约定缴纳押金;房客有义务保持自己所在的房屋或是房间的干净整洁;房客对房屋设备和结构造成的任何损坏,需要自行承担维修责任或费用;房客有义务保持屋内设备的运转完好,不可以自行更换房东的锁具,不可以自行对房屋进行结构变更或未经过房东允许的装修。
34. 喜欢炒菜的小伙伴,尤其是住在公寓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!有时烟太大,一不小心烟雾报警器就响了。响了之后不要慌,赶紧通风,把烟扇到窗外,千万不要开门,因为烟飘到大楼内的报警器的话,那么消防车就直接开来了!接下来一个月,你的微笑里都要透露着贫穷(因为消防车的出警费用上千纽币)。
35. 如果感觉住所有跳蚤,可以用“跳蚤炸弹”来进行清理。一罐跳蚤炸弹可以杀灭10-15平方米房间中的跳蚤。在使用前,先把房间的窗口紧闭,所有的衣橱门、柜门、抽屉都打开,然后,按照说明书设定“炸弹”。随后你就可以离开房间了,并且把房门关上。等6-8个小时后回到房间中,开始通风,杀跳蚤的流程就算完成了。
36. 遇到无良中介、房东、雇主等等,千万不要手软,到相关部门投诉,你的合法权益会受到保护。当然,也不能无理取闹哈~
汇款
37. 钱花完了咋办?去打工!自力更生总是好的。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家里汇钱,那么可以通过有资质的华人换汇公司。一般的流程是,国内亲友把人民币打到换汇公司在国内的银行账号上,待公司查账收到后,再把对应的纽币打到你的新西兰银行卡中。
38. 现在支付宝也有海外汇款功能。如果你的支付宝里有人民币余额,可以通过“上银汇款”的功能,把人民币转换成纽币。上银手续费为50元人民币/笔;境外银行手续费则为境外银行决定,手续费将从汇款金额中扣除。
重要信息
39. 关注几个新西兰本地的微信公众号,我会为大家及时提供和新西兰有关的第一手资讯,包括:新闻实事、生活小贴士、签证旅游攻略等信息,也欢迎大家投稿,分享自己在新西兰的生活。
40. 如果在新西兰不幸上当受骗,请第一时间向新西兰警方报案;遇到紧急情况,也可以向中国驻外部门求助。
下面的电话要收藏——
新西兰报警电话:111
新西兰政府网络安全报警电话:0508638723
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保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:+86-10-12308或+86-10-59913991
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应急电话:+64-21-528663
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应急电话:+64-27-4905381
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应急电话:+64-21-1767288
以上就是来新西兰留学一定要知道的40件事!
- 专注爱尔兰国家留学,因为专一,所以专业!
- 以“诚信为本,专业服务”为理念
- 专业团队为您量身定制留学规划
- 一站式留学解决方案
- 一站式服务,直达名校
- 致力于建立中、爱、英、美、澳、新高校间的合作